法治初心,点滴记录
来源:【临安新闻网 添加日期:2019-10-09

1949年的金秋十月,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向全世界郑重宣告,一个崭新的国家诞生了,中华民族站起来了,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为中华儿女撑起的一片天。转眼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时刻,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”,时光的流淌不仅仅有长度的标尺,更在于历史的厚重和成就的广博。这七十年,有太多的历史震撼,有太多的丰功伟绩。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祖国的法治进程。

说到法治进程,最早在我的内心萌芽的是中央电视台《今日说法》栏目,那时我还是个初中生,法律、法治、法制听起来都是法,可是他们是什么关系又说不清、道不明,就知道节目开场都会说到“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”,然后是一个个的案例,这些案例都在传递一个声音,讲述的都是法治的故事。法治既是抽象的,也是鲜活的,那时我的心底就萌生了揭开法治面纱的冲动。

后来到了大学里就读法学专业,第一次系统又全面地了解了法治的内涵、体系和沿革。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《共同纲领》正式揭开依法治国的序幕,设立了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,“五四宪法”则似清波激荡,确立了依宪治国的原则,确立了法院、检察院的司法机关的性质。

在经历了短暂的法治空白后,祖国社会治理的列车又重新驶上依法治国的轨道。进入新时代,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,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,在检察机关的案件办理中,一方面越来越强调严谨、审慎,同时又对不同案件要求区分效率和成效,特别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、推行、确立后,一些所谓的“小”案件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中,处理得更快捷,结果更被接受,司法资源得到节约,司法效率得到提升,这是法治进步的鲜明标识。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办案故事:

那是去年,我协助员额检察官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,犯罪嫌疑人毛某与被害人都是外来务工人员。在案发当天吃宵夜时,毛某听到邻桌传来家乡话,正所谓“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”,在异地他乡能够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,自然是非常的激动,于是毛某就过去和对方攀谈。在相互敬酒的时候,因为被害人替朋友挡了酒,毛某就觉得这个老乡不给“面子”心里很不舒服,就与对方吵了几句,刚刚还是“两眼泪汪汪”的老乡,在酒水的催化下竟成了“仇人”,毛某虽然被人劝离了,可心结没有打开。在被害人结账离开时,毛某从电动车后备箱拿出伸缩棍追着被害人就打,致使被害人受伤。

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,我们发现赔偿问题一直没有解决。在提审毛某的过程中,承办检察官了解到毛某有赔偿的意向,但本人并没有多少积蓄,不知道被关押前自己的工资能否取出用于赔偿。检察官立刻与毛某的公司取得联系,并按照约定时间来到公司,经过查询得知公司在毛某被采取强制措施后,因联系不到毛某遂按照规定将毛某的5200元工资予以冻结,在向公司确认了领取手续后,我们再次返回看守所提审毛某告知该情况,毛某当场同意提取被冻结工资用于赔偿被害人,并写下委托书。最终,由侦办民警持毛某的委托书和户籍证明领取了被冻结的5200元,并赔偿给被害人。被害人当场谅解了毛某,并写下谅解书。当我们第三次到看守所提审毛某时,毛某表示自愿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,并在值班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。

“谢谢检察官,你们辛苦了!”来自毛某的这一句真诚的致谢,让我想到:都说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”,其实法律也是有温情的,法治的进程就是在不断地丰富法律的内在逻辑和社会的人文关怀。没有走访与沟通,没有关怀和务实,案件是办不出良好效果的,受损的一定是法治的发展。祖国走过了风雨七十年的发展路,法治的进程也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,作为法律人应该更好地保持初心,能够铭记过去的艰辛,能够珍惜眼下的不易,能够展望前景的芬芳。   作者: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周琪

 

信息发布:黄晓强

 
 
 
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官方网站 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
浙新办[2004]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