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安检察第五检察部有“三黄”。
第一“黄”便是临检公益诉讼第一人——黄飞兰。2017年正式确立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之际,时任部门主任的她,面对未知的挑战,决定走进青山里、走到碧水边,用脚步查找问题。在参与“五水共治”专项巡查时,她敏锐发现多家单位无证随意排放污水。随后,她成功办理临安首起公益诉讼案件,有效防控城区水体污染。该案件获评浙江省检察机关年度公益诉讼精品案例。紧接着,她又成功办理了全省检察机关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——“卢某某滥伐林木案”,并接连攻克“建筑工地违法排污案”等一系列案件。这些案件相继入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家级、省级典型案例,她也因此获得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、浙江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专业人才等诸多荣誉。
第二“黄”是从黄飞兰手中接过部门主任接力棒的黄挺。“如何挖掘更多、更好的线索?”是他每日思索的课题。凭借在最高检、省院挂职积累的经验,黄挺拓宽了工作视野。一次,他从刑检移送的污染环境案材料中捕捉到“线头”,经深入调查,成功揭露行业性土壤污染问题。最终,推动全区80余家建筑钢管租赁站规范处置危废,促使商会出台行业指引,彻底革除“行业陋习”。该案件引发广泛关注,获新华社、《法治日报》、最高检官网等媒体报道。黄挺也先后荣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、全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业务竞赛能手等荣誉。
第三“黄”是公益诉讼领域的新兵黄圣媛。在两任“黄师傅”的悉心指导下,她思索“如何拓宽案源”“如何办好案件”。置身浙江检察机关创新氛围,她通过大数据碰撞,发现纺织行业环评文件存在危废属性认定错误,致使危废处置失当、污染环境。为此,她积极探索,创建“纺织行业危险废物综合治理”法律监督模型,该模型在全市大数据法律监督建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,展现出数字赋能公益诉讼的创新实践成果。